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“藥食同源”這一古老而智慧的理念一直潛藏在廚房之中。它不僅體現了人們對健康的追求,更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。
常見藥食同源食材在廚房中十分常見。比如生姜,既是烹飪中常用的調味品,可去腥、增香、提味,又有藥用價值。它性溫,能解表散寒,當人們淋雨或受寒后,喝一碗生姜紅糖水,可幫助驅散風寒,緩解感冒初期癥狀;還能溫中止嘔,對于脾胃虛寒導致的惡心、嘔吐有一定緩解作用。再如紅棗,可用于制作各類甜湯、煮粥或直接食用。其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能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,氣血不足、經常失眠者適當食用有益健康。山藥也是廚房常客,可蒸、煮、炒,口感軟糯。它有健脾益胃、滋腎益精等功效,對脾胃虛弱、腎虛等情況有一定食療作用。
烹飪方式對藥食同源食材功效發揮也有影響。清蒸是保留食材營養和功效較好的方式,像清蒸山藥,最大程度保留其營養成分,發揮健脾益胃等功效;紅棗煮粥,能使營養成分充分融入粥中,更利于人體吸收,加強養血安神作用。但油炸等高溫烹飪方式可能破壞食材營養和藥用成分,應盡量避免,比如油炸山藥,雖口感香脆,但會損失其部分有益物質。
廚房里的藥食同源食譜推薦
生姜紅棗茶
材料:生姜 10 克、紅棗 5 顆、紅糖適量。 做法:將生姜洗凈切片,紅棗去核,與紅糖一起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,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 15 - 20 分鐘即可。 功效:解表散寒、補氣養血,適合在寒冷的季節飲用,預防感冒,改善手腳冰涼的癥狀。
紅棗銀耳湯
材料:紅棗 6 顆、銀耳 10 克、冰糖適量。 做法:將銀耳用溫水泡發,撕成小朵;紅棗去核備用。將銀耳和紅棗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清水,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 30 - 40 分鐘,至銀耳軟糯,加入冰糖調味即可。 功效:滋陰潤肺、養血安神,適合在干燥的季節食用,緩解肺燥咳嗽、失眠等癥狀。
在運用藥食同源智慧時,要遵循辨證施膳原則。了解自身身體狀況很重要,例如體質偏熱者,不宜過多食用生姜、桂圓等熱性食材,以免加重體內燥熱;而體質虛寒者,可適當多吃些羊肉、紅棗等溫性食物。同時,藥食同源食材雖有一定保健功效,但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。若患有嚴重疾病,應及時就醫,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范治療,食療只能作為輔助手段。
“藥食同源”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智慧,它讓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,也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。讓我們充分利用廚房里的這些食材,運用藥食同源的理念,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。科普專家:漯河醫專二附院 藥學部 劉軼華
責編:瘦馬 編審:王輝 終審:盧子璋